2009年5月14日星期四

【2009翻书日志】:葡萄酒书




在葡萄酒中沉醉阅读

一个烧包朋友去法国波尔多进行了一场葡萄酒之旅,酒不醉人,人自醉,回来后就彻底沉醉在葡萄酒的世界中,置办了很好的家庭葡萄酒装备,买了一大堆关于葡萄酒的书,呼朋唤友去他家一起乐享葡萄酒的美味。由于我俩住一个小区,我得以经常去他家品酒,渐渐地,也被带入了葡萄酒的美味世界。
同样的路径,我开始关注起关于葡萄酒的书,一开始,阅读过几本鉴赏和选购指南一类的知识普及书,如《红葡萄酒鉴赏手册》(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)、《葡萄酒选购指南》(上海人民出版社)等,通过这些入门书,味蕾开始被慢慢融化,终于,像抽烟一样上瘾了。于是,我的阅读点多了一项内容——葡萄酒书。
就像酒需要朋友分享一样,阅读,也需要分享,尤其是关于葡萄酒的书。作为一名初级葡萄酒爱好者,想向愿意进入葡萄酒世界的入门级读者推荐几本书。分别是:独立酒评人吴书仙的《慢品味,乐生活——非常葡萄酒经》、台湾葡萄酒专业作家林裕森的《开瓶——林裕森葡萄酒饮记》、澳大利亚著名的葡萄酒评论家杰里米·奥利弗的《和杰里米一起乐享葡萄酒》、美国《葡萄美酒》编辑艾瑞克·阿诺德的《在那葡萄变成酒的地方》和法国《费加罗报》文学记者贝尔纳·皮沃的《恋酒事典》。
首先,请开一瓶葡萄酒,打开音响,坐在舒适的椅子上,身边是昏黄的台灯。
这也许就是吴书仙所说的《慢品味,乐生活》,对的,品味葡萄酒需要这样的环境和心态,其实,我们谁不期待这样的生活节奏呢?但是,现实生活总是把我们的节奏无限提高,难有这样的境界去享受安宁,享受葡萄酒带给我们的美好。这本书试图把西方的葡萄酒文化和中国的文化结合,但这样的努力略显牵强。
准备好了吗?那么《开瓶》。林裕森是一位葡萄酒专业作家,他的冷静思考和善意提醒,使我们对葡萄酒有了最原始的热情和冲动,运用我们的感官逐一探索、细细感觉,每一支葡萄酒都有其独一无二的味道,开瓶,去享受吧。
当然,就像我那位烧包朋友愿意找我喝酒一样,分享,是快乐的,简称乐享。《和杰里米一起乐享葡萄酒》,那一定很不错。酒评家杰里米在书中像一个老朋友一样,一一向我们介绍葡萄酒文化和人酒往事,碰一下,喝一口,继续听杰里米讲述葡萄酒的美味历史。
当然,杰里米讲述的更多是澳大利亚的葡萄酒,我们当然还需要听听其他葡萄酒圣地的美酒往事,如法国、新西兰等。
《费加罗报》记者贝尔纳·皮沃向我们讲述的就是关于法国南部的“酒事”。 皮沃在法国南部里昂出生,家里有一小块葡萄园,从小就浸泡在葡萄酒的酒香中。《恋酒事典》中,皮沃用108条与葡萄酒有关的词条,向我们讲述了关于酿酒的记忆、小酒馆的日子、酒窖、酒桶、酒瓶、酒标等等,这些让每位爱酒人垂涎的关键词,在他口中娓娓道出,真是好玩而有趣,来,值得碰一下。
爱上葡萄酒不奇怪,爱上酒,并愿意亲自去做酒农,就不多了。艾瑞克·阿诺德从来没有干过一件让自己满意的事情,有一天,也许真的喝高了,他突然决定去新西兰的艾伦·斯科特葡萄园,亲身体验和学习葡萄酒知识。他天真的想,有户外的清新空气,还可以整天喝葡萄酒,这是多么神仙的日子啊。可还没等他享受,一系列又脏又累,又湿又冷,又爆又晒的日子等着他。当然,这样的经历让他从头到尾了解了一瓶葡萄酒的诞生是多么不容易,也让他了解美味背后的艰辛。终于,他在这样的经历之后,成为一名葡萄酒行家,成为了《葡萄美酒》杂志编辑。

酒书单
《恋酒事典》 (法)贝尔纳·皮沃 著 三联书店 2009年4月 定价:28元
《和杰里米一起乐享葡萄酒》杰里米.奥利弗 著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9年4月 定价:46元
《在那葡萄变成酒的地方》 (美)艾瑞克·阿诺德 中信出版社 2009年1月 定价:28元
《慢品味,乐生活——非常葡萄酒经》吴书仙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年3月 定价:38元
《开瓶——林裕森葡萄酒饮记》林裕森 著 重庆出版社 2009年3月 定价:38元

2009年4月6日星期一

2009斯诺克中国公开赛观感

昨天去大学生体育馆看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决赛,这是俺第一次去现场看斯诺克比赛,从下午2点到晚上12点,打了足足18局,看的还真不是一般的辛苦。
去现场看体育比赛,讲究的是现场气氛,但斯诺克比赛和其他赛事如足球等不一样,这里的现场要求绝对的安静,该鼓掌的时候鼓掌,不该出声的时候千万别瞎出声,不然会遭来工作人员的呵斥和周边观众的鄙视。
大学生体育馆的现场状况离想象的差很远,座位很不舒服,椅子坐着很滑,时间久了很考验人的腰,力挺着也不是,斜歪着也不爽。这么高雅的比赛,坐在这样不舒服的椅子上欣赏,反差还真是不小。
一排射灯直对着观众,对我们的眼睛造成强大的刺激,必须将目光强烈集中到球台上,才能看清,但那刺眼的强光,还是对我们的眼睛有着强烈的刺激,比赛结果后,开车回家时,感觉到眼睛看不太清前方的路。每次看电视里那些高水平的斯诺克比赛,印象中观众席上都是比较黑的,我想,那一排刺眼的灯应该不适合在斯诺克比赛现场这么一直亮着吧。
本届公开赛的确是冷门不断,我喜欢的几位选手(塞尔比、奥沙利文、亨德利和墨菲)均被提前拿下,只好有点扫兴地拿着早就买好的决赛票,步入场馆。还好最后的决赛在艾伯顿和希金斯之间展开,怎么说这两位都是高水平的选手,心里略有安慰。
但就是这样两位高水平的选手,打了一场极考验观众耐心的比赛。两位都可称得上是斯诺克界的“磨王”,那种酣畅的大师级一杆收的场面几乎不见,母球永远在低分区徘徊,比赛永远在焦灼中前进着。
其实我向来是欣赏防守很好的选手的,但十几局比赛都这么打下来,却着实让很很奔溃,小心翼翼,生怕自己失误丢局,这样的比赛的确让人唏嘘,几乎很少高分值胜出,惟一一场高分胜出那局,还因为自己实在无法忍受而跑出去吃饭了。
下午的9局,艾伯顿5比4领先希金斯。晚上再战时,俺吃了一顿饱饭心情大好,以为可以看到精彩的对决,但更让人奔溃的是,晚上的比赛更加焦灼,更加缓慢。其中只剩粉和黑球决胜负那局,更是来回多的让人难以想象。
周围的观众抱怨声渐渐多起来,有些女士也已经靠在男友身上沉沉睡去,但球场的艾老和希老,还在不慌不忙地把白球长长的拉回低分区。虽然说,这样比分交替上升对球迷来讲是好事,可以更多地看到大师们的比赛,但这一次,俺都缺乏信心了。
所以,这样一场比赛,没有值得更多去评价了,应该算是一场比较差的对决。
但,坚持到最后的我们,还是看到一些好玩的事情。颁奖时,两位选手对面,站开了一排所谓领导,这些傻逼领导轮着露脸,给两位选手发了一大堆莫名其妙的奖和纪念品,搞的希金斯都傻了,第二名怎么会收获那么多东西,但这些东西对于他们来讲,真是多余的有点可笑,比如,一头金牛,一个汽车模型之类的纪念品。
最最可笑的是,给希金斯还有两次“颁花”的过程,这个说法太搞笑了,笑的场下观众很多人都快倒了,请某某某某为希金斯“颁花”,哈哈~,一时间,“颁花”成了场下观众的关键词。到给冠军艾伯顿颁奖时,却没有了“颁花”的环节,底下的观众都在喊,“颁花啊颁花啊……”,嘿,就是没有花。结果是,亚军希金斯拿着两束花,而冠军艾伯顿没有。
“颁花”音同“班花”,我们都说希金斯抱着两个“班花”,那艾伯顿怎么也得来个“校花”,嘿嘿,结果,啥花都没有,哈哈!

2009年3月27日星期五

巧妇男为无米之炊事班的故事

老婆不在家,饿了,到处找吃的,没有。
饿着肚子看《炊事班的故事》
真是巧妇男为无米之炊事班的故事啊。

2009年3月18日星期三

【2009翻书日志】:动物系列


小小闲书尽显动物之美

有一套书,很好玩。我说的是三联最近出版的“动物系列”。
我和一位书友,有着很是近似的阅读趣味,我俩都是“闲书”热爱者,所以,在我们的阅读版图中,“闲书”占据着很大的比重,我们还曾商量着要搞个“年度闲书榜”。我们见面,第一件事总是向对方推荐自己近期读的好书,但是经常,我们会从包里拿出同一书名的书,可以说,我们俩经常“冲书”。渐渐地,我们心照不宣了,当我读到一本我很喜欢的书时,就会在想,他也一定喜欢,此时,也许他也正在看。所以,当我想推荐这套引进英国“瑞科图书”(Reaktion Books)的“动物系列”时,我想,他一定会认同我的趣味。 这套“动物系列”共有八本,目前已出三本,分别为《孔雀》、《蚂蚁》和《熊》,另,将出的五本分别为《虎》、《乌鸦》、《隼》、《猫》和《狗》。这些我们熟悉的动物,和我们在地球上共存。人类离不开它们,不仅因为我们从他们身上获得了食物、衣物、医药等等,也因为有它们,我们不孤独,不恐惧。这套小书,不仅着笔于动物的自然习性与生存环境,更对动物在人类文明中扮演的重要角色,进行了深入扎实的探讨。 比如说《蚂蚁》中,我获知了地球上居然居住着11006种类别的蚂蚁,它们生活在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地方。它们不都是偷米、偷面包的讨厌鬼,它们很可爱,它们和人类有着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,有蚂蚁的地方,生命才有力量。书中综合了很多不同时代、不同地方的人们对蚂蚁及其错综复杂的微型社会的各种反应,以及背后隐藏的各种传说故事。 小时候,我也是蚂蚁爱好者,经常拿些食物来勾引蚂蚁大军出动,然后观察它们整个下午,蚂蚁,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无限的乐趣。虽然,现在居住在大城市里,难有机会再会这些小东西,但读了这本“蚂蚁”小书后,很是为这群小家伙心动,真想去农村再看看它们。

2009年3月6日星期五

【2009翻书日志】:《一个女人》


大师笔下的两性“异语”

有一本书,很有趣。
身边爱看书的几位朋友最近都在看它,而且向更多的朋友推荐它,一时间,成为我们小众群体的一本好闲书。
作者彼得是匈牙利很大牌的作家,多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,获得过欧洲很多文学奖,他的作品也很多,但我们中文读者并不熟悉他。刚刚去世的厄普代克大师对这位彼得先生就很赞赏。所以,当我在书店角落翻到这本书时,开始几乎以为是一本青春小说。
开篇的一句话:“有一个女人,她爱我”吸引我,就这么一句,拉开了第一个篇章。在之后的96个篇章中,每一句的开头都是“有一个女人”,然后是“她爱我”或者“她恨我”。我就想,这位我不熟悉但貌似很大牌的作家,他的情感真是丰富至极,59岁(他1950年出生)的人生和97位女人有着这么浓烈的情感,个个都爱之深恨之切。
当然,我不知道他的这些体验是否都源于亲身经历,但读其文字,却貌似都狠狠地经历过,不然,难有这样深切的感受,也断然写不出这么精妙的两性情感之魅。但又没法让人真的相信都是亲身经历,一个人一生如果经历那么多的情感纠葛,那这个人早就分裂了,不可能还保持这么清醒的情感判断,我不相信。
所以,我宁肯相信这是这位大师笔下的小小杂感,于是,我不得不佩服他的想象力和驾驭文字的能力,以及对两性情感的观察入微和对现实的敏感和犀利,读来发人深思,尤其是对正在情感困境中的男女,无疑很有启发性。
但可惜,这本小书太不显眼,太容易让人忽视。我只有在有限的朋友圈子内推荐过这本小书,或许,读到我这个推荐小文的读者,你会有点兴趣找来看看,那,我告诉你,你一定会像我一样被这本小书所折服。

2009年2月19日星期四

【2009翻书日志】:《亲爱的安德烈》


“母子书”中的情感链条


在我们的情感表达中,书信是很好的形式之一,有很多说不出来的话,表达不出来的情感,书信,总是最合适的途径。历史上,有很多经典的“家书”,如曾国藩家书、傅雷家书等,其实都是一种父子间难以流露的情感借助书信的形式表达的典范。
《亲爱的安德烈》是一本“母子书”,东方的母亲和混血且居西方的儿子间,用写信的方式达成情感沟通,这个愿望缘于母亲龙应台,因为她意识到,渐渐长大的安德烈,越来越远离自己,越来越难以沟通,18岁,对于一个男孩来讲,的确处在人生的一个转型阶段,这时候的心灵和想法,很难让一个大他30岁的母亲理解和体会,当母亲提出这个想法时,安德烈欣然同意了,而且,一来一往就是三年。
35封信,两代人心路,东西方思维的碰撞,说实话,由于年龄的缘故,我更偏向安德烈的思维路径。母亲文风的严谨和对世界的认识的广度和深度的确让人敬畏,那个曾经写出《野火集》、《中国人,你为什么不生气》等名作龙应台依然没变,甚至在和儿子通信时都保持着她的洞察力和敏锐性。
但儿子似乎并不买账,总是一副爱搭不理的口气,“MM,你——身为母亲——能不能理解、受不受得了欧洲18岁青年人的生活方式?能,我就老老实实告诉你:没错,青春岁月,我们的生活信条就是俗语所说的,‘性,药,摇滚乐’。”儿子和母亲聊音乐、聊电影、聊他的旅行和我行我素的生活方式,母亲似乎很无奈,但又表现的很有耐性。
这样的沟通越往后看,情感的成分越浓,一封封一气儿读下来,一股情感融化后的暖流温暖着自己,甚至有拿起笔也给妈妈写信的冲动,但我的妈妈已是白发老人,她能理解我现在的思想和生活吗?

2009年1月14日星期三

【2009阅读日志】:《是名画总会被偷的》



艺术世界中的盗窃游戏

这是我09年开初读过最好看的书,最近一段时间,逢人就向其推荐。这是一本“非虚构”作品,讲述一位艺术品侦探和一众艺术品盗贼之间明争暗斗。故事从蒙克的名画《呐喊》在挪威国家艺术馆被偷说起,围绕这个寻宝过程,延伸出大量艺术品盗窃案件以及侦破细节,像侦探小说一样刺激而迷人。
艺术品侦探查理·希尔是著名的艺术侦探机构“苏格兰场”的成员,他负责调查和追回《呐喊》一事。希尔虽有过破获大量重要艺术品盗窃案件的成绩,但对于这次《呐喊》失窃案,他心里其实很没底。为了能顺利完成这起案件的侦破,希尔借助了大量的外部力量,比如,得到挪威政府的支持,得到美国盖蒂博物馆的支持,准许他以盖蒂博物馆欧洲地区负责人的身份,同时,还有他“苏格兰场”两位同事的全力配合和支持。
当然,仅仅这些还不够,希尔自己做了大量的功课,翻阅大量的艺术书籍和关于蒙克的书,对这个人和艺术界了如指掌。当然,看书之时,这些故事也就随着絮叨的希尔一一展现在了我们眼
前。当然,不仅仅是这些,希尔还讲述了大量历史上有名的名画盗窃案件,每个案件都扑所迷离,很刺激很惊险也很有挑战性,这也是希尔对此乐此不疲的原因。
多尔尼克真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,把这样一个艺术世界中的盗窃游戏讲述的惟妙惟肖,当然,除了故事,书中对那些窃贼的心理分析也很有意思,而且,这些人在真实世界中存在,这就让人越发好奇。能把艺术界的黑暗面用这样的形式表述出来,这真是有意义的事情。